邢斌先生是爱读书、爱思考的中医人,这是通过听娄绍昆老师的讲课得知的,之后陆续有了他的几本专著,印象就更加深刻了。得知《半日读书半日临证》三辑出版,早早就订购到手了。这辑书的结构与第二辑不同的是把文章分成了“与病谋”、“与心谋”两个板块,正如其书名“半日临证半日读书”,我也从其思考中吸取营养。
图片
图片
比如他对槐角地榆汤的挖掘(本公众号已转载),又比如他五苓散与猪苓汤的心得。他用五苓散的经验,明了'水壅津亏'的假说,知道五苓散证的主症在《伤寒论》中虽为'消渴',但临床可见很多患者并不'消渴'。恰恰相反,他们往往口不干,因此不要喝水,或想不到要喝水,甚至觉得喝水后不舒服。在掌握了五苓散的主要病机与运用指征之后,我们再来看猪苓汤的运用。
首先要察两方之同。两方同在哪里呢?那就是它们的主要病机都有'水壅津亏'的一面,'水壅'则是它们的运用指征都有口不干、不要喝水,或想不到要喝水,甚至喝水后不舒服。这是最常见,也是最重要的。此外,当然还可以有其他'水壅'表现,如眩晕、胃痞、泄泻、脚癣、妇人带下等,舌苔滑,或舌苔腻。'津亏'则有嘴唇干裂、便秘、皮肤干燥,舌有剥苔等表现。'水壅'是本,是必见的;'津亏'是标,不是必见的,但见到了,我们不会迷惑,当知其本。从这一点上来说,猪苓汤证与五苓散证的差别仅在于互为对待,印五苓散证偏虚寒,猪苓汤证偏虚热,这就是两方之导。
他在本辑之中,列举了大量应用案例,下面是其中之一:
医案2(原书238页)H某,女,47岁。2019年2月16日初诊。主诉:肛门瘙痒5个月余。病史:每天下午开始肛门瘙痒,至夜间尤甚,有外痔。平时口不干,喝水少。大便数日一行,排便困难,溏薄而黏马桶。小便一天六七次,急迫而且憋不住,无夜尿。过去一向怕冷,现在则不明显;但近来有时也会感觉怕冷,有时却又感觉怕热,怕热的时候多于怕冷的时候。月经紊乱,动则汗出,口不黏,纳可。前一阵患流感,痊愈后左胸有时疼痛。过去眠安,近2周睡眠不佳,睡得浅,稍有心烦。舌胖而紫,苔薄腻,脉细弦。处方:猪苓15g,茯苓15g,泽泻9g,滑石(包煎)15g,阿胶(烊化)6g。7剂。药后肛门瘙痒、小便憋不住均除,眠安,出汗正常。【邢斌按语】患者肛门瘙痒,口不干而喝水少,大便艰难溏薄而黏,小便急迫,舌苔薄腻,以上诸症将病机指向了水湿。另一方面,患者过去怕冷,现在反而怕热多于怕冷,且近来睡眠不佳,心烦,这些症状又把病机指向了肾阴虚而心肾不交。所以,本案的病机属肾阴虚而心肾不交,湿热下注,取猪苓汤原方而获痊愈。我们再从方剂辨证抓主症的角度做一分析。据宋本《伤寒论》223条、319条,猪苓汤证的脉症,分别是脉浮、渴欲饮水、小便不利、下利、咳、呕和心烦不得眠。但根据笔者的临床经验,不论是五苓散证还是猪苓汤证,患者往往不是口渴,而是口不渴。因为口不渴,常常想不起来要喝水,所以喝水量很少。本案患者就是其例。有意思的是,患者喝水少,小便一天却有六七次,而且急迫而憋不住,这就是原文中'小便不利'的一种表现。此外,患者近2周睡眠不佳,睡得浅,稍有心烦,与原文'心烦不得眠'相应。所以,从方剂辨证的角度看,口不渴、小便不利、心烦不得眠就是本案的主症,根据主症而当用猪苓汤。总之,综合两种分析方法的结果而采用了猪苓汤来治疗,最终的效果则证明了这一方案的正确性。(邢斌医案)
在随后的病案3后邢斌按语:还是得从病机着手去理解猪苓汤证,异病同治而应付无穷。猪苓汤证的病机,是阴虚而湿热内蕴。具体而言,肾阴虚而心火旺,心肾不交,故心烦不得眠;湿热内蕴,在上则咳嗽(痰必黏腻)、则渴(实际却可能是不渴),在中则呕吐,在下则小便不利或下利。明了了猪苓汤证病机,就能对猪苓汤拓展运用,就能理解本案患者所具有的大腿内侧至小腹部不适(有性欲的感觉)、手足心热,都是我选用猪苓汤的依据。
又如前述,不管是古人还是今人,猪苓汤都用得不多,应用范围也很有限。我对猪苓汤运用起来比较自如,那也是因为先领悟了五苓散证。特别是我对五苓散证的主症的认识,突破了经典。《伤寒论》中五苓散证的主症是'消渴',而我的发现却是'口不渴,喝水少,即便喝水也是主动去喝的,而不是因为口渴去喝的'。猪苓汤证的主症也是如此。P241
图片
总之,邢斌先生的文章与书,值得一看,《半日临证半日读书》(三辑)值得推荐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配资实力股票配资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