厦门青少年在跑酷训练、比赛中。(厦门臻野跑酷俱乐部 供图)
厦门骑跃俱乐部的少儿正进行平衡车训练。(本报记者 赵张昀 摄)
展开剩余78%厦门青少年攀岩爱好者正在运动中。(厦门不吃饭攀岩馆 供图)
缤纷夏日,生活焕新。即日起本报推出暑期特别报道——“暑期IN记”,聚焦夏日消费新趋势、文旅新亮点,梳理消夏小妙招、安全小贴士,为您呈现多元、生动的暑期图景。
暑假将至,厦门许多青少年已经开始尝试一些小众、极限运动,如攀岩、跑酷、空翻特技等。记者走访发现,因为“酷”,这些运动广受青少年的欢迎。这些运动安全吗?对孩子成长有帮助吗?记者进行走访了解。
走访
场馆火热赛事集中
小众极限运动很流行
运动馆暑假课程排课量大增
6 月26日,是2025年高考成绩公布的第二天,在不吃饭攀岩馆,记者遇到了一名高三毕业生。这个女孩说:“我观望了好久,觉得攀岩是一项很酷的运动,迫不及待想要尝试。”攀岩馆负责人韩益清说,等正式进入暑假后,会有更多初次尝试攀岩的孩子前来,“相较平时,暑假的青少年课时量会多出三倍。”
跑酷,是近几年越来越流行的极限运动之一,去年以来,厦门臻野跑酷俱乐部接连培养、选送了世界冠军商春松、全国少儿冠军唐一诺等运动员。“受到推动,厦门已有许多青少年小朋友尝试跑酷,暑假期间,预计我们每个教练每天会有三四节的少儿跑酷课程。”俱乐部运动员、教练员华佳雄告诉记者。
而在踢王会运动馆,空翻特技资深教练周超炜表示,这几年的暑假期间,有许多中小学生甚至更小的幼儿前来体验空翻特技。他们之中,有部分是舞蹈生、武术生。此外,许多零基础的孩子也出现了,“他们为了心中飞檐走壁的‘武侠梦’而来,感受空中旋转、翻腾的魅力。”记者注意到,在训练馆的展架上,空翻特技的暑假课表已经排好了,私教班、大班每周总计超过20课时,还将举办特训夏令营。
高水平赛事推动厦门青少年训练进阶
记者走访了解到,小众项目、极限运动的青少年赛事集中在暑期,许多比赛还将在厦门举办,这也能很好地推动厦门青少年利用暑假时间,进阶训练、参与比赛等。
记者了解到,下个月初,2025年“凯乐石”全国攀岩希望之星系列赛(福建)将在集美举办,厦门市攀岩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:“这应该是目前厦门举办的规模最大的青少年攀岩比赛,全省青少年高水平运动员都会前来。”
观察
“小众”走向“大众”
极限运动为何出圈?
玩极限运动,不是在“玩命”。记者走访了解到,近年来,小众极限项目在厦门青少年人群中的流行不是偶然——家长的支持、专业的训练方式,是最重要的原因。
家长的理解支持与“放手”
平衡车是小轮车等极限运动项目的启蒙和基础,近年来也受到了厦门少儿的欢迎。日前,在厦门骑跃俱乐部,记者正好遇上了一场平衡车训练。“砰!”跑道上,一声碰撞,几个四五岁的孩子应声摔倒,连人带车匍匐在地。出人意料的是,一旁的家长们都没有表现出紧张或激动,反而大声地鼓励他们的孩子:不要哭!不要怕摔倒,不要怕碰撞!
“训练平衡车1年多以来,摔车、磕碰是常有的事情,但孩子也有了很大的正向改变。”家长席里的林女士告诉记者,4岁多的儿子,从一开始害怕碰撞、不够自信,到现在敢打敢拼、享受比赛、主动竞争,更加阳光、胆大。
面对攀岩、跑酷等项目,家长们也脱下了对极限运动的“有色眼镜”,除了支持,还亲自参与,组成了不少“亲子组合”。韩益清提到,几年前的攀岩娃,大多是“岩二代”,现在反而是喜爱攀岩运动的孩子,渐渐把家长也带入了门。
华佳雄也提到,在跑酷项目上,有一些“90后”家长,开始和孩子一起参与到跑酷的训练中,并积极主动与教练沟通教学方案。
专业的训练保护和指导
“学攀岩的第一步,不是学习爬上去,而是学习怎么摔下来。”韩益清告诉记者,安全、专业地摔下来,是攀岩时保护自己的重要方式。
“在很多人眼里,空翻非常危险,但其实,它和其它运动一样,有专业的训练步骤和辅具。”周超炜举例,后空翻不是随便往后一跳,而是在熟练掌握带手、仰头、抱膝一系列基本功和组合动作,才能在教练的保护下完成。海绵包、大小气垫、滚筒、跳箱、躺包等……琳琅满目的辅具,都在保护和助力学员们。
严肃的风险告知和保险
记者走访了解到,在厦门各极限运动的训练馆,基本都在训练时进行了相关协议和合同的签署,或在费用中包含购买人身保险等项目。训练馆还会严肃告知青少年及其家长:对于极限运动、高危运动,千万不能掉以轻心。
以攀岩为例,在各项攀爬守则中,对青少年最重要的一条,便是请勿嬉戏奔跑,或在摔落区域停留。“如果有学员越过了这些安全红线、反复劝导无效、家长也不予理解等,我们教练会礼貌劝退这些家长和孩子,并将费用退还给他们。”韩益清告诉记者。
(厦门日报记者 赵张昀)
发布于:福建省配资实力股票配资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